据新华社宁波11月30日电宁波市的一位高校教师最近向媒体反映了一件事。前不久,宁波万里学院一位老教授乘上360路公交车,车上座位已被本校学生抢占,但面对站立一旁的教授,学生们竟无人让座。
相似的一幕还发生在宁波大学。今年四五月份,在开往宁大的601路公交车上许多坐着的学生目睹一位拄着双拐行动不便的同学艰难地站着而无动于衷。后来一位老师主动让了座,并一直站到终点站。
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大学生失去了谦谦君子风度?一名女大学生说:“我也是很想让座的,但有时候自己也确实很累,很想坐。而且在拥挤的公交车上,坐着会比站着安全。”几名男生表示,当时只要有一人提出让座,同学们定会争相让座,但遗憾的是,谁都没吭声,都采取了观望态度。一名男生坦率地承认:当初是想站起让座的,但怕被别人认为是出风头。
宁波大学文学院一位老师表示,在让不让座这一件小事上,折射出大学生身上普遍存在的知行不一的矛盾。据调查,在问及是否该为“病残老孕”让座时,几乎所有的学生众口一词地加以肯定。
万里学院一位教师认为,这件“小事”还折射出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明显不足。多年来,大学教育强调的是一种“成长”教育,忽视了“成人”教育,致使大学生在文明修养、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合作精神等方面存在缺陷。许多学生在校期间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凡事不想“出风头”,遇上明显不对的事也不敢据理力争,挺身而出。